屌那媽,頂硬上!兩廣人民要出聲!兩廣海南時政產經新訊同大粵本土粵人反支那殖民抗爭快訊
Jul 7th, '10, 20:56
7-7-2010
香港《蘋果日報》
政協擬逼電視台改用普通話播放 民眾抵制
廣州爆廣東話捍衞戰廣州正掀起一場廣東話捍衞戰。廣州市政協正式向當局建議,將廣州電視台主要頻道由廣東話改為普通話播出,以適應亞運會及廣州擬打造國際都市形象的需要。但有關建議隨即遭民眾抵制,並引發網民逼爆政協網站。有持反對意見的政協委員怒轟有關建議屬「忘根」,更有電視台主播呼籲廣州人要出來挺粵語。
廣州電視台現有綜合、新聞、經濟、少兒、影視等九個頻道,基本用廣東話播出。但月前傳出消息,指廣州市政協準備建議當局,將廣州市電視台主要頻道改用普通話播出,事件引起民眾和輿論關注。
至前日,市政協正式向當局提交建議,指為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建議把廣州電視台綜合頻道或新聞頻道,改為普通話播出,以適應亞運會國內外賓客需要。官員解釋,此舉也是為廣州擬建國際大都市和廣州電視台準備上衞星的需要。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只有普通話頻道才能獲批准上衞星。
廣州電視台女主播王燕(著紅衣者)呼籲廣州人出來挺粵語。網民逼爆政協網「母語告急」
有關建議隨即引起民眾的極大迴響。廣州市政協委員韓志鵬當日下午到政協常委小組討論會踩場,發炮轟有關建議不當,強調應「增加普通話頻道而不是減去廣東話頻道」;他指,粵語是嶺南文化載體,更是一條根,「不能讓下代人為粵語申遺,那樣太可悲了」。
韓志鵬還在網上呼籲:「母語告急,嶺南文化垂危!」指粵語普通話之爭「其實是嶺南文化與北方文化的衝突」,指許多在廣州工作生活的華僑港澳同胞,大都不會「煲冬瓜」(即「普通話」諧音),當局不應忘了他們對廣州建設的貢獻;更指市政協早前有關調查近約八成人反對,「為甚麼不尊重結果」?

《廣州日報》網版刪有關報道
廣州市政協上月曾在官網徵求對有關建議的意見,結果反對者達 79.5%,同意者僅佔 20.5%。更重要是,民眾反對情緒激烈,一度逼爆網站表達反對聲音。廣州電視台新聞主播王燕在網上直指:「一種語言代表一種文化,是廣州人就要挺身撐粵語!」
而廣州電視台《新聞日日睇》前主播陳揚更呼籲,市民要挺身捍衞粵語,形容「粵語正在淪陷」,指「被消失的方言後,必定是被弱勢化的文化……今天廣州人的母語被趕走,明天你的母語也不會安寧」。有網民質問:「廣州有 2224年歷史,粵語作為核心文化,憑甚麼不能成為電視播出語?」但也有網民認為,廣州應有開放包容胸襟,「讓外來人融入廣州,首先是語言融合」。
據悉,廣州市長萬慶良收下政協的建議書,但無表態,僅指示下屬「研究」。有讀者注意到,《廣州日報》昨有刊登相關報道,但網上電子版卻「開天窗」,顯示廣州當局不想有關報道影響擴大。廣東《南方都市報》/本報記者廣州電視台擬改用普通話惹爭議
-支持-
•「亞運會今年 11月要在廣州舉行,用普通話宣傳更通用。」
•「廣州要國際化,普通話更方便外來人了解廣州,融入廣州。」
•「廣州電視台要經衞星走向世界,但廣電總局只批准普通話頻道上衞星。」
-反對-
•「粵語是很多海外華僑華人維繫故土的根,不能砍斷。」
•「粵語、普通話之爭實際上是南北文化衝突,嶺南文化垂危。」
•「粵語是廣州人的母語,取消粵語播出意味母語危機,不可接受。」資料來源:綜合廣東各大媒體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 ... d=14212571
Last edited by
丹尼王子 on Jul 7th, '10, 23:10, edited 1 time in total.
Jul 7th, '10, 21:05
經濟頻道用普通話收視跌廣州電視台主要頻道擬改為普通話播出之所以惹眾怒,還有一個原因,皆因該台去年將經濟頻道和「午間新聞」改為普通話播出,結果收視插水,廣告大跌,令台方「頭痕」,惟有將「午間新聞」悄悄改回廣東話播出。
廣州電視台因擬轉為普通話播出,遭民眾抵制。耗資3000萬 廣告插水
為迎接亞運會,廣州電視台去年耗資 3,000萬元人民幣,將原來用廣東話播出的經濟頻道改為普通話播出(對外稱廣州電視經濟台),並以「風生水起,廣州經濟」為全新呼號,另將粵語播出的「午間新聞」也改為普通話。但改版後的經濟頻道,收視率從去年 4月的 0.34個百分點,下降到今年 4月 0.09個百分點,形同插水;午間普通話新聞收視率也大跌。兩檔改版節目的廣告越來越少,令電視台「頭痕」;今年 1月,午間新聞便悄悄改回以廣東話播出。
廣州電視台創辦於 1988年,當年為應對香港電視對珠三角影響,國家廣電部(現國家廣電總局)特批廣東珠江頻道(現為廣東省電視台)及廣州頻道使用粵語播出節目,其中廣州頻道即為廣州電視台前身。當局聲稱,廣州電視台現時的收視率,已超過香港本港台和翡翠台在當地的收視。本報記者
Jul 7th, '10, 21:08
電視台增方言頻道受歡迎
廣州市政協建議廣州電視台由廣東話改成普通話播出,引起民眾反彈。其實,內地不少電視台正反其道而行,紛紛開設方言頻道,雖與國家廣電總局方針不符,卻增加了當地居民的親切感,大受歡迎,收視率也不斷攀升。
北京打壓滬語節目
國家廣電總局對方言類新聞等節目一直持反對意見,但無阻地區電視台推出方言節目,如山東齊魯電視台的《拉呱》,濟南電視台的《有麼說麼》,杭州電視台的《阿六頭說新聞》,重慶電視台的《霧都夜話》、《生活麻辣燙》等,都是當地招牌節目,深受觀眾歡迎。
上海作為中國的國際城市,其廣播電視中出現上海方言的節目卻不多。有從業者將此歸咎於北京打壓。早前上海台曾製作滬語版《貓和老鼠》,最終因國家廣電總局禁令而不能播出,以致有市民抱怨,「上海的小孩子連上海話都不會說了」!
有內地學者指,現時新聞競爭越來越激烈,媒體已很難搶到獨家新聞,要吸引人就須在解讀方式上與別的媒體有區別,在這方面,方言類節目有不可忽視的優勢,因貼近民眾生活,形式生動活潑,容易引起當地觀眾共鳴。
本報記者
Jul 7th, '10, 23:10
我哋唔能夠放棄,因為我哋並不孤單相信大家都知道么嘢事咖喇,推普機喺等待多時,與粵語僵持多時之後,於近日終於出手,正式「出兵」(領軍:政協某委員)趕絕粵語媒體。
我哋或許出於弱勢,但並不孤單,至今,不但香港方面先後有電視、報章聲援我哋之餘,就連同處內地嘅上海人民,亦都發出聲援。所以,我哋並非孤軍作戰,更不能輕言放棄。
此刻,我哋不再沉默;此刻,我哋不再忍讓;此刻,我哋決意表明態度:捍衛粵語,絕不再作一分一毫退讓!!!!http://bbs.cantonese.asia/thread-24746-1-1.html
Jul 8th, '10, 00:03
共產黨做事向以歪理強迫民間認同,只懂成事,不理後果。
君不見歷來社會運動,必造成民眾無可彌補與磨滅的災難和回憶。
記得兒時〈50年代〉眼見實施度量衡公制化,都是以一夜之間
而實行之。只見一群「幹部」挨家挨戶,沒收所有尺和秤,
而你却要用買的換回公尺或公秤,最後便只在店舖或攤檔外貼上一張
黃紙條;印着:「本店已使用公尺或公秤」。除了派上一紙「說明書」。
往後一切你自己看着辦。但奇怪的是民間從未聽見有半聲埋怨。
未知可否是敢怒不敢言呢?時至今日其成效如何?見仁見智。
再者我小學時,開始推行普通話教育,當時家長對普通話三字
均莫名其妙。看似臨急就章,連老師對普通話都未能掌握好,
只懂得以為卷着舌頭發音就是普通話。更可笑便是硬性規定
校內交談一定要講普通話,否則罰款五分錢。
眾看官!其場面何等搞笑!真可謂誤人子弟。
難怪我至今仍會記得「厘敏俄敏」四字。
更精彩的是簡體字的實施,和中文拉丁化。
甚麼漢語拚音拉丁化,真是絕後空前。虧他想出令人噴飯的
拉丁化。這無疑是中國千年文化的一次災難。
中共至今仍然以一統天下的心態來統治。
所差異者只不過民間有點抗拒的異聲。http://www.hkreporter.com/talks/thread-944873-1-1.html
Jul 8th, '10, 00:06
其實推廣國語最早的時候在中華民國時候就開始了,其本身目的就是淡化地方文化,搞文化霸權主義,來維護國家的統一。國民黨和共產黨雖然在很多問題上看法不一樣,但是推廣北京話作為標準國語,卻是一樣的。我們大家要認清這是一種文化霸權主義。http://www.hkreporter.com/talks/thread-944873-1-1.html
Jul 8th, '10, 17:44
A language is a dialect with an army and navy. 有軍隊,先可以保護語言。
Powered by phpBB © phpBB Group.
phpBB Mobile / SEO by Arto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