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抗擊支那殖粵嘅策略同見解,我哋要將支那豬撈斬開九廿幾碌!我哋將瓜分支那!
Post a reply

给广东挺粤青年们几个建议

Jul 29th, '10, 12:09

给广东挺粤青年们几个建议


1)挺粤要突出「粤语是国际的语言,是南洋,美洲华粤侨民社区的主要语言」。要突出「国际性」,稍微降低一下「本土主义」,「民粹主义」的排外性。

2)争取挺粤 在 别的族群,别的国家中的 知音和共鸣: 要把中国别的族群,如北方,湘,赣,客,川,闽 等族群,以及很多国外重要少数民族,如加泰兰,巴斯克,塔塔尔,布列塔尼,泰米尔,以及 来华来粤频繁的 西方或第三世界等国的民族,看作是 「人性本善」,不要突出民粹主义的排外性,把外族群外国看作是无关者,或是本性反粤者。要发现这些族群与民族 本身 支持自己母语的需要,并争取这些族群与民族同情挺粤。 并邀请他们 在 粤地 参与挺粤,学习粤语粤文化,与粤人交流,成为朋友,成为粤文化的 族际,国际 参与者。

3)「维粤运动」 要成为 粤地青年 争取 社会权益,反对 官权 和 警察国家倾向的 「零年」。 「维粤运动」 的 虚撼,只是暂时的。 「维粤运动」成为长久影响粤地社会进步,社会文化组织 的 动因,才是最重要的。 从 中国范围来看,受到 官权,警察国家 倾向 迫害的,还有很多 弱势群体,如拆迁户等。 他们的利益与 维粤运动的利益是共同的。

4)翻墙向港,翻墙向南洋,翻墙向侨阜: 粤文化最自由的土壤,不是自己的广东家乡,而是广东的 自豪儿子香港,以及 国外粤侨占强势的 南洋粤阜,美洲粤阜。 互联网之墙迫使 粤地人看 国内媒体,慢慢被推普化。 必须翻墙。必须将香港文化看作是 广东文化 先进的中心。必须把国外,比如说南洋粤阜文化 看作是 粤文化国际性的 一个印证。不要忽略了粤文化的国际性。

5)多在网络上增加粤文化的 能见度。比如说,多在网上推出 现代标准汉语转粤文自动生成器。多点在网上使用 粤语流行词,使粤语流行词 反攻入网上当代汉语,成为潮流。 多点在网上使用 广东话拼音,让他们看看,汉字写的网文,是用哪种方言说出来的。多点在网上贴 象征 粤文化的 木棉标识,和带有广东话拼音的 徽章旗帜,增强粤人自豪感。

6)将带有广东话拼音的徽章旗帜,做成 T恤 或 缝在夹克,背包上的装饰,在公共场合中增强粤人自豪感。制作激励维粤运动的,宣扬粤族群自豪感的歌曲。

7)使维粤运动脱离「市井小民」的那种「粗口味,流氓味」,使维粤运动从一个松散个人主义,消极性的运动变成一个 集体主义的,富有粤族群自豪感,积极性的运动。



=====


这次与推普主义硬拼,唤醒了粤族群新一代的集体主义意识,怎么说都是值得的。

关键就看 粤族群 往后,到底是被 「软谋杀」,还是 自强不息,发展 粤文化复兴运动。


个人主义者是最容易被软谋杀的。 当权者可以给他们小恩小惠,面包与马戏团。给他们最庸俗的「粤语娱乐」,这些个人主义者们就以为「撑粤目的达到」而不思上进。到时,当局就可以在个人主义者麻醉的时候,把粤人的集体主义认同用最干脆的手段斩草除根。等到个人主义者们醒悟时,粤人集体主义运动的成果已经完全丧失。

所以,粤文化复兴运动最重要的,是要使个人主义者们脱离 庸俗,小市井 的那种 沉醉,要把他们意识到 族群文化的 濒危,迫在眉睫,必须使粤语快速现代化,必须把粤语国际化,强势化(鼓励不同族群参与并支持学习使用粤语),制作严肃的粤语文文学教育产品,重新编写粤族群的光荣历史,推广粤族群的民族标识等。
=====


粤文化复兴运动与粤本位的族群地区文化史


今次挺粤运动若要持久,必须发展成一次粤文化复兴运动。
粤文化复兴运动的目的,是要把 粤语 从一个 「地方族群方言」 变成一个 来到粤地各族群,各国民族都能 方便使用沟通的「国际语言」。 要让各族群,各国民族来到粤地,都认同粤文化,而非北方版,甚至是东北版的 中国文化。

必须写 象但丁一样的头炮打响的 粤文学 「神曲」。

必须写 与官方角度不同的「粤史」。

必须把 粤民族的历史 从没有认同自豪感 复兴成一个 自豪的现代化,国际性的民族文化。

=====


今后估计发展形势:
1)所有当局可以加害的撑粤号召者,以「非法聚会」等各种莫须有罪名,请去喝茶
2)所有触犯当局「和谐筋」的,谈论到「普粤之争」的北人,被「欧木华」。 意在禁止一切民主讨论,把「推普专权」紧握在当局手中。
3)和谐挂帅,所有从政协到人大的有关推普讨论,暂时以和谐为名偃旗息鼓。
4)但是,所有有益粤语的媒体事物,都以「敏感」为名被打压。
5) 以「迎亚运」为名增加普通话对广州的殖民控制,并在亚运后变本加厉地「无声推普」。
6)绿霸屏遮 国内网站一切 有关振兴粤语的讨论。 「粤语」,「广东话」等词无端成为「敏感词」。以致广州在网络上「被 乌 鲁 木 齐」。


对策:到香港去! 跳墙到香港网上发表挺粤言论并储存 粤文化复兴的 作品。通过赴港旅游,组织在港的 广州人 散步 并 促进 北人和粤人之间和平友善的 民主讨论,不互相打压,并互相尊重地发表普粤将来在广东的未来 共存 关系的言论!

像欧木华一样的北人,虽然观点不尽于粤人相同,但是必须鼓励他们发表心声。因为这些北人不是 「和谐当局」,他们是 民主讨论的 必需 谈伴。 必须尊重他们,和他们和平交流。必须 对抗一切反对 民主讨论的 专横态度。专横态度可以来自当局,可以来自北人,也可以来自 激进的粤人。反对一切不沟通交流的专横态度。 专制只能用民主来抗衡!

=====



创兴粤族群的出路,讲到督,就是以商兴族

满以军亡,粤以商兴。

说的是,满族,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大民族,靠的是八旗军起家,但其同化入「中华民族」,主要也是因为其八旗军的不争气。

而粤,之所以能够从一个地方农耕地区族群成为一个国际性族群,靠的却是商业。

粤族群今后要文化延续,继续影响世界,靠的是自己的「民族企业」。

试想想,粤族群并没有自己的「军事性文化」。连我们的社会组织,都没有别的民族的那种军事性集体主义。所以,我们的文化发展事业,如新文化作品的戏剧化,民间青年组织的发展,靠的只有商业资本。

如果粤族文学家剧作家有作品,而这种作品要搬上民族舞台,必须靠商家资助的大型活动。

所以,粤族中的商家们,必须被争取为 粤文化运动, 粤认同运动的 中流支柱。

而凸现粤文化的企业,如粤族的食品业,粤族人们一定要靠消费力量来维持它们,防止他们「变色」为「文化推普」的受害者。

要把「铁粤企业」制作成一个 表,表上的企业必须得到粤族人的全力支持。


粤族大商家们,日后要通过自己的经济实力,来 使粤民族的 生存空间,文化发展空间 更加舒适,


=====

Re: 给广东挺粤青年们几个建议

Jul 29th, '10, 12:31

首先多謝penkyamp生嘅原創發言,雖然裡頭有的朵觀點我並唔認同。

遲啲我會回帖參與對呢個問題嘅深入探研。

Re: 给广东挺粤青年们几个建议

Jul 29th, '10, 23:19

粤人应通过投入海外兄弟民族政军事业,训练粤民族主义成熟


粤民族主义在 粤地 大安旨意,终日无斗志。

粤人是个东南亚民族,而所处的东南亚地区,和有粤侨的美洲等地区,有很多 政军 事业,日日影响 当地 兄弟民族, 兄弟族群与 粤侨 华侨。

粤人应当多 涉足海外,或移民,或以互联网相助,报道,来支持该地与粤相连的民族。 我将这些族群分成以下几组:



粤人粤侨华侨本身:

1) 港人治港事业 (粤人当支持)
2)北美粤侨华侨 社区事业
3)南美粤侨华侨 社区及安全事业 (南美有不少动荡国,如哥伦比亚,秘鲁,粤侨常遭欺负)
4)马来西亚粤侨,新加坡粤侨
5)越南粤侨 及其他东南亚如柬埔寨粤侨
6)澳洲粤侨华侨 社区事业



已现代化的国家族群:

1)南越国认同延续的事业(七五年灭国的南越国,现在主要在加州,北美,有很多社区团体。南越国的主要经济支柱为中华粤侨。 可以以“兄弟族群”身份加入京,华族为主的北美南越政治社区)
2)泰国 (投身泰国的政治事业。无论是泰族,潮族群,还是粤族群,泰国的事业可以训练粤民族主义者的成熟度)
3)马来华人事业(马来有粤族,闽族 等华人侨团。马来华人利益需要维护。 粤人需投入,支持闽粤族群争取政治平权,并投身其社区认同建设)
4)新加坡国 (新加坡国认同很独立,不能以“族群”概括之。粤人要了解新国政治,通过各种参与,来提高自己的可见度和成熟性)
5)台湾 两大南方族群的认同事业:闽族群,客族群 以及台湾的认同政治,经济建设 (粤人要多支持台湾,多联系台湾,尤其是 蓝绿两营,通过友好交流来增进自己的政治成熟性)


正在现代化中的兄弟民族:

1)老挝等国的苗族等的社区平权事业
2)柬埔寨,老挝,缅甸等国的 经济建设,尤其与该国粤侨息息相关
3)印度东部加尔各他等地的粤侨,客侨


远方的非主权民族:

1)巴斯克
2)卡泰兰
3)苏格兰
4)塔塔尔
5)布列塔尼

Re: 给广东挺粤青年们几个建议

Jul 29th, '10, 23:31

兴办社区私塾教授粤语

撑粤者应该从“大散步”的虚撼中慢慢冷静下来,互相集会,组成“研究圈”,研究民族未来教育制度的雏形。

必须通过与家长和青年学生的合作,组织“粤语母语教育民间系统”,从幼龄孩童起,教授“现代规范广东话”。

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
1)教授 广东话拉丁拼音 的使用,使粤地学龄幼儿,大中学生普遍学会规范规则的广东话拼音来标注汉字,而不是使用普通话拼音。让他们学会用广东话拉丁拼音网上倾计

2)用地道广东话口语词汇,改编中小学语文 九年制(十二年制)课本所有课文

3)用地道广东话写文学作品,从童话,短小说写起。最重要的广东话文学作品,应该是 粤民族 的 光辉历史,尤其是 南越国,三国,唐,南汉国,元,明,清等重要时代的南粤史。要突出 南粤民族 的抗击强权史,文化史,民族浪漫史等。

4)“母语私塾”要教授粤族群固有的民俗。

5)母语私塾一定要突出 对 “友好族群”的友善。因为来粤的友好族群的支持,是粤语维持地区性强势, 而不是屈居“族群内”的关键。所以要对所有对粤文化友好的北人,湘人,川人,潮人,客人,闽人 的 家长,孩子,青年 给与最大的欢迎,邀请他们一同钻研 粤地民俗,邀请他们一起学广东话拼音。

Re: 给广东挺粤青年们几个建议

Jul 30th, '10, 04:46

对于「粤」定系「华」,我有如下态度:

「粤人」,「粤侨」不能单向同化,变成「华而不粤」。
但系亦不能自闭于华,变成「粤而不华」。
对于「华甚于粤」的华侨地区,要尊重当地侨情,不能激进,要潜移默化地使其认识到「既粤亦华」的好处。
尤其要尊重越南文化中主体民族为“京越”,移民民族为“华粤”,“华崖”(客家),“潮华”的固有认同命名观。

对于其他友好族群与粤侨聚居的地区,要注意和其他族群通过「共同华侨认同」的交流,尽量使当地华人文化面貌反映粤侨文化的兼容性和影响力。

粤文化,在很多华埠地区,呈强势,所以不能自闭。但是亦不能自卑弃粤而同化。既为强势,必要容人而化人。 若是呈弱势,则要坚强挺粤,以小感大。


要学九 七 前的香港:“以粤显华,以粤兴华”,不要“以粤拒华”,“以粤闭华”,而使煲冬瓜成为粤人与大中华沟通被迫使用的“皮钦共同语”。要让大中华各族群与粤沟通时,自动欣然选择用粤语。

Re: 给广东挺粤青年们几个建议

Jul 30th, '10, 13:02

粤水考,粤语桥

粤文化复兴运动的很重要一步,就是要用“介绍文化”的方式来吸引 华人其他族群,与世界其他民族 来学习粤语及粤地文化,让他们成为 当代蓬勃的粤语文化,粤地社会的参与者。

粤人,粤资企业,要用 民间资本 资助一个“粤语水平考试”系统,并参照 湖南台等的 “汉语桥”节目,举办“粤语桥”娱乐教育双向节目。

不同的是,“汉语桥”专门着重炫耀 白种人 学汉语尖子。 连 日,韩,越等汉语精英上台比赛,也经常因“与中国人长得太像”而被冷落。

而“粤语桥”,要首先 向世界展示: 华人中其他族群,如 北,闽,川,吴 等 受 粤文化 感化 的 优秀例子。其次,也要突出 亚洲相邻国,如东南亚,日韩 等国来粤者 对粤文化的积极,以使 粤文化 循序渐进地得到“地区性国际化”的国际认可。 最后才 加入 黑白等种族的 好学者,以表现 全球不分种族,粤语得以传扬。

粤语的“华人区空间”和“亚洲空间”比全球的“国际空间”, 可能更实际,更重要。
而“汉语桥”所突出的“国际空间”,使汉语的“亚洲空间”相形见拙,这显露了汉语国际化运动的一种迫切感,似乎现在就要和英语拼国际地位。

这种“迫切”,粤语桥 运动 不能 照版地学。因为粤语现在在人口上还不能和 现代汉语普通话 比,更不能和英语比。 必须脚踏实地地,比汉语国际化运动 更 实在地,更有效地从邻做起。


粤语拼音 挺粤口号
yeùdyeú pênkyämp ténkyeùd hãwhòw

唔畀聚會我就散步,堅持公民語言自由。
mbẽy jòyjônk ngó jàw sânbòw. gïnci gönkmant yeúyin jìyaw.

汪洋老師:贊成你「以文化人」。但普通話豈能係文化嘅代表?
wöng yeong lówsï: jânsenk néy "yí mant fâ yant". dàn põwtönkwã hẽy nank hày mantfâ gê dòibiũ?

提高公民語言自主意識,我哋係自己嘅主人。
taygöw gönkmant yeúyin jìjeũ yîsëk, ngódèy hày jìgëy gê jeũyant.

等細路母語退步嘅家長係千古罪人。
dãnk sâylòw mówyéu tôybòw gê gäjẽong hày cïngũ jòyyant.

以犧牲母語環境為代價嘅推普係愚昧嘅,霸道嘅。
yí hëysänk mówyeú wangẽnk way dòigâ gê töypõw hày yeumèy gê, bâdòw gê.


1)以上漢字粵語文係由中州粵語 Penkyamp 漢字輸入法輸入。以下係下載方式。

http://zime.googlecode.com/files/plume-1.1.zip
http://zime.googlecode.com/files/plume- ... nkyamp.zip
解壓縮 plume-1.1.zip,得到文件夾 plume-1.1/
解壓縮 plume-1.1-data-penkyamp.zip,得到文件夾 json/
把 json/ 置於 plume-1.1/ 內,即可用瀏覽器開啟 plume-1.1/Plume.html (也就是那个名为 plum 的 html 文件,点击就可以显示输入网站)。

這裡有個簡單的說明書:
http://code.google.com/p/zime/wiki/PlumeUserManual



2)以上粵語拉丁拼音係由中州粵語 Penkyamp 拉丁粵文打字機直接網上輸入。以下係網址:
http://zime-web.appspot.com/static/type ... ema=canton
Last edited by penkyamp on Jul 31st, '10, 01:50, edited 2 times in total.

Re: 给广东挺粤青年们几个建议

Jul 30th, '10, 18:48

penkyamp眼光長,思考細,而且有理論,可以做我嘅老師啦。我承邀penkyamp為《粵獨人雜讀》撰稿。 《粵獨人雜誌》嘅最大優點系,無需翻牆,粵人即可訪問。

Re: 给广东挺粤青年们几个建议

Jul 31st, '10, 01:43

“粤化”娱乐传媒

之所以粤语生存空间缩小,广州市民粤语为母语的家庭逐渐放弃族群母语,是因为媒体没有粤化。

但是,媒体一直都是有粤语节目的,为什么说没有粤化呢?

这是因为 这些台和节目,没有明确地把“粤”字标到他们的节目名称上。 因为没有标明是“粤语”的节目,所以媒体这十年来,粤语节目无增,而被普通话节目逐渐“围城”。

必须有娱乐节目是带“粤”字的。比如说“粤台大串联”,“粤讲粤兴”,“粤语歌曲”,“粤语新闻”等节目。
这样才能标明广东各娱乐传媒台不放弃粤语内容,而给粤语家庭一个定心剂,表示这些节目不会突然改成普通话的。

这样才会加强“粤语文化”在传媒上的能见度,使方言文化得以蓬勃。

全国全世界人来穗来粤是必然的趋势。广州人,广东人必须和这些外地外国的人交流。现在,和他们交流的必然通语是普通话。这造成广州很多区的市民,选择普通话为日用语言。但是,我们必须扭转这个趋势,使外地外国的人来到广东广州,能够选择“学习粤语,以粤语来和本地人沟通”这个选项。必须增加面对这些外来人士的粤语入门册子。必须高度地欢迎这些外来人士,给他们一个“广东人好客”的印象,并通过最好客的形式,使他们觉得“选择粤语沟通是有好处的”。


粤为商兴。
粤语不能靠官家话事。

粤水考,粤化娱乐传媒呢啲事,要靠粤资企业来做!

现在无「粤资企业」。但是必须有「孙中山」去游说「粤地企业」去集资搞粤文化复兴。有了孙中山,粤地企业就自然变成粤资企业了。

Re: 给广东挺粤青年们几个建议

Jul 31st, '10, 01:45

钟双羽可以把这一楼的所有帖子,全部转贴到 杂志中,谢谢。

想请问怎样成为贵博编辑


下面系我自己嘅 wordpress
http://penkyamp.wordpress.com/

Re: 给广东挺粤青年们几个建议

Aug 1st, '10, 11:51

新世纪嘅广东族群同未来中国真正嘅CAPITAL

粤人, 喺十八十九世纪嘅清代, 主要系一个纯朴嘅农耕族群. 嗰时除咗对外开放嘅广州港, 粤族群出海殖民世界呢方面上, 明显逊色过闽南族群, 潮汕族群同客家族群. 喺缅国, 传统嘅印象系: 闽南人系大富豪, 客家人系小商贩, 粤人系苦力.

可以睇出, 喺十九世纪嘅英国主宰嘅世界体系中, 粤族群喺海外无殖民社区基础, 佢哋作为十九世纪末同二十世纪嘅海外最大华人群体嘅开始, 完全系由于被西方人当廉价农村劳动人口, 卖猪仔咁卖出去嘅.

如果讲, 二十世纪前半期粤族群嘅属性, 变成咗一个海外最强大, 富有, 并取代咗北方族群来代表中华文化嘅族群, 咁二十世纪下半期粤族群同粤文化社会嘅角色, 就同香港同广东嘅特殊行政地位同发展经验不无关系喇.

二十世纪上半期, 讲到亚太地区嘅国际经济大中心, 其实系只有上海, 无香港嘅. 香港取代上海成为"新上海", 系由解放战争最终结局决定嘅, 亦系香港同粤族群命运嘅转折点. 广东话文化区同社会, 而家已经唔系单纯嘅"粤族群"喇. 好多上海资产阶级世家移民"新上海"---香港, 成为地道嘅粤语港人世家. 国内嘅广东省, 亦都有好多移民. 粤语长盛不衰, 外地人入乡随俗.

二十世纪下半期嘅香港唔单单系"新上海", 而且文化上系两个"微型中国"嘅其中一个. 第二个系台湾. 西方已经认为, 嗰啲三藩市嘅"鸡波春卷加幸运曲奇"粤侨文化, 查实系唔正宗嘅中华文化. 香港嗰种阿娜多姿, 风情万种嘅"东方之珠"文化, 先系最"中华"嘅正宗中华文化. 香港资本亦傲气群雄, 曾系华人社会中真正上得大台嘅"国际资本". 呢垯地好细. 但系佢嘅经济大过台湾, 大过新加坡, 好似中国几个省咁大, 而且系世界上屈指可数嘅好似咁规格嘅金融中心之一.

国内广东省, 三十年前取得咗特殊嘅行政政策绿灯, 开始率先向世界开放. 如果中国历史上真系有"一国两制(只系话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唔系第啲主义), 肯定就唔系大陆同香港, 而系三十年前嘅"广东"同"内地外省". 广东人一直睇香港台多过睇内地台. 成日有香港报纸杂志. 而家内地重有好多人唔识认繁体字. 但广东嘅细路仔系浸喺繁体字通俗读物入边长大嘅.

喺呢三十年间, "香港"同"广东"系有差别嘅. 香港系一个成熟嘅国际港同金融中心. 系统华人国际资本嘅大本营. 而广东系一个庞大嘅加工场同官僚阶层致富嘅地方.

华人国际资本联系咗台湾, 大陆, 西方同东南亚, 决定性咁左右咗大陆民族主义政权嘅方向盘. 但系左右体制嘅资格好似未有耐轮到广东. 广东人, 成为咗"不问政治, 一心揾钱"嘅典型. 而家都系: 你上论坛, 嗰啲用北方口语来讨论灌水嘅坛入边, 好多系讲天朝大国YY, 大汉民族本位, 嫌韩流, 反日, 挺蓝贬绿, 支持流氓国家反美等嘅话题. 但系你同嗰种典型嘅"专心揾钱"嘅广东人思维方式SYNC咗好耐之后, 会觉得: 点解北方人入边咁多"愤青"吤?

但系即使广东人同香港人保留呢种山高皇帝远心态, 呢种做事思维同内地外省人截然唔同嘅方式, 世界都喺静鸡鸡咁变. 广东人嘅群体角色能够从十九世纪嘅农村苦力型变成今日嘅粤银港金, 亦当然唔会停留喺现阶段唔喐嘅. 我就睇到佢喺度向边个方向发展. 呢个系将来"中国嘅CAPITAL"嘅新意义.

"CAPITAL", 喺英文入边可以揾来指"首都", 又可以揾来指"资本". 两个词义本来系无乜关联嘅.

广东作为中国大陆嘅一个实质上嘅特殊经济行政区, 好多政策同社会共识上嘅嘢一唔系全国带头, 就系同全国爬逆水. 佢发展嘅经历同内地外省系唔同嘅. 如果讲, 而家全中国都系一个资本主义国家, 咁内地同香港嘅差别就唔系跟边个意识形态咁简单喇. 北京同香港其实系两个相对"独立"或者"共立"嘅社会文化中心. 内地好多地方嘅对待媒体, 社会阶级利益关系嘅睇法, 从北方一直到南方嘅上海湖南福建, 都被北京牵制住. 因为大陆嘅媒体一直就系从呢个中央统控嘅系统发展而来. 但系广东人呢三十年一直就喺度睇香港台, 而且香港台睇得重多过大陆台. 即使南方第啲政策同广东一样开放嘅, 文化同广东文化一样独特嘅地区, 如果听唔明粤语, 睇得明香港台咩?

好多学者认为, 媒体系立国, 造族, 培民之本. 广东人虽然三十年来唔系生活喺香港呢个国际金融中心同亚太国际民族大杂烩, 但系却一直未间断睇过香港台. 内地外省人, 喺有咗凤凰台之后, 先有类似嘅新鲜空气. 但系凤凰既唔系典型香港嘅媒体, 又有大量北京中央资本, 又系阳春白雪嘅嘢. 所以内地外省人九七后嘅"香港化"进程, 就只好喺呢种阳春白雪嘅半消毒状态中进行. 得益者只系中产阶级中嘅少数, 而且好唔完整. 相比, 广东人嘅一啲三十年内从香港学到嘅嘢, 几乎系从大资本家到卖菜佬嘅全社会共识.

中国嘅未来, 可能就喺山高皇帝远嘅镀金省份诞生.

中国必然会成为一个地区嘅, 国际嘅, 经济上嘅强国. 但系, 近现代史上到中国呢个阶段唔同老牌帝国主义扛过嘅国家, 几乎一个都无. 而家鬼佬揾唔到理由来同中国对立, 就唸出咗一样好天方夜谈嘅嘢叫"中国和平崛起". 似乎中国强大到边日, 穷鬼美国就会交出条"全球统一核导弹防御系统"嘅锁匙, 联合国霸主嘅大高帽, "经济全球化主导国"嘅驾驶位. 呢样嘢, 连美国人自己都唔敢信. 但系为咗好多原因, 全世界嘅人都抱住"暂时欺骗自己"嘅心态来信仰"中国和平崛起"呢样嘢. 其实你只要睇过中国嗰啲"愤青论坛", 就肯定唔会信中国真系能够和平崛起.

但系前提系: 你概念入边嘅所谓"中国"必须系愤青日日都想全中华圈即刻同化成嗰种思想全部红色, 放弃方言, 全部讲普通话, 抛弃多民族, 竖立汉本位嘅大陆统一国家民族文化型"中国".

但系换一个角度睇, 如果我哋讲嘅"中国"系由而家香港型嘅华人CAPITAL主导嘅, 国际大中华社区, 咁呢个大中华社区有无可能和平崛起呢? 我觉得就好有可能喇.

而家, 华人资本已经绝对唔限于香港. 新加坡, 马来西亚, 泰国华资又系CHINESE CAPITAL, 李嘉诚霍英东又系CHINESE CAPITAL, 台湾高科技企业又系CHINESE CAPITAL, 北美华人资本又系... 连四川, 广东, 北京嘅新兴富豪都系. 呢啲共同嘅CHINESE CAPITAL, 自然有咗好多共性, 系从香港模式发展成国际资本嘅"大香港".

同时, 喺广东, 中产阶级逐渐成熟. 佢哋对官僚主义同中央严格控制嘅集权社会嘅依赖性, 已经无嗰啲缺乏思考独立性, 缺乏社会资源嘅旧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咁大. 佢哋需要香港媒体咁嘅独立媒体, 对"愤青型社会"亦有深刻嘅批判. 新世纪嘅广东人, 系"南方都市"嘅一代. 而且渐渐呢种三十年"港澳香风臭气"沐浴嘅南方都市一代, 已经唔再局限于讲广东话嘅地区. 呢种社会势力, 系同全国各地嘅中产阶级嘅成长成正比嘅. 但系呢个社会发展观同思想观嘅模式系喺三十年前沐浴港风嘅广东形成嘅, 所以将来嘅中国中产阶级必然有延续广东模式嘅趋势.

国际上嘅"大香港"CHINESE CAPITAL, 同国内不断壮大嘅广东式社会发展模式, 或许话畀我哋知中国将来崛起嘅过程中, 未必系以一个"愤青国家"嘅形式进行.

我希望有一日, 我哋打开互联网数码电视, 会睇到咁样嘅新闻: 中国嘅外交部发言人信心十足咁话: "中国会继续致力于美国嘅和平化, 使其继续走和平裁军嘅道路. 中国会致力于美国几百万退伍军人同失业工人嘅就业福利, 使美国走上正常嘅经济发展道路. 中国会用财力维护美国喺世界上各军事区嘅正常化工作, 确保将来美国能够正常撤军..." 如果中国能够咁主宰美国嘅命运, 使美国旧帝国转型为普通国际社会成员嘅使命成为中国或大中华国际势力嘅责任, 而唔系采取愤青路线来袭击美国, 联横合纵, 通过武力来做新霸主, 唯一可能性就系因为国际嘅大中华CAPITAL取代咗"北京CAPITAL"成为全球华人, 全中国真正嘅CAPITAL.

从呢个角度来睇, "资本"(CAPITAL)同"首都"(CAPITAL)嘅意思其实系有关联嘅. 唯一唔同嘅系, 一个系二十世纪嘅, 有形嘅, 固定嘅, 传统嘅, 另一个系二十一世纪嘅, 无形嘅, 超出传统想象嘅.

中国和平崛起嘅模式, 就系从香港同广东---粤文化区诞生同发展出来嘅模式. 呢个就系广东社会喺未来中国嘅新角色. 而未来中国真正嘅CAPITAL, 唔系北京, 而系华人国际资本.

Re: 给广东挺粤青年们几个建议

Aug 1st, '10, 12:38

大開眼界,講到年輕人更係要講下做愛生仔,希望請教penkyamp人口問題。

1. 獨生子女問題使得粵人人口下降。撈頭大部份都係農民可有兩個細路。
2. 如果戶籍制度崩潰,民工如果賴死喺大粵,我哋粵人會變成廣東小數民族。
3. 粵人小,撈頭多,粵人更容易同撈頭通婚。撈粵混血很容易就撈化。
4. 有冇辦法使海外粵人回歸大粵,港人、澳人返粵生活。

Re: 给广东挺粤青年们几个建议

Aug 1st, '10, 13:47

中产阶级的民族必然会经历人口增长下降。移民必然是人口补足的办法。真正有活力的民族必须有包容移民,但同化之的能力。

用加拿大来讲,英语系加拿大不怕乜族物族嘅人来加,因为迟早英化。法系嘅魁北克就好怕非法系民族来魁,因为非法系民族来魁,就越来越少人学法语。
魁人怕法语在加拿大这个双语国家成濒危语言,呢个系在法语已经有甚强于粤语嘅同化能力,并能够选择性地放世界法系国家移民嘅前提下嘅怕。

况且粤语连魁国法语现代化程度十分之一都不够,而世界上有零个粤系第三世界国家,中国只有一个粤系的广东外族群,就系广西粤人。

你话粤语系应该搏命生崽,定系借鉴魁北克嘅“扩法经验”?

Re: 给广东挺粤青年们几个建议

Aug 5th, '10, 23:00

粵資要投資福建,支持台灣科技製造業


未來的 亞洲新型科技經濟引擎,在台海。不是台灣孤島,而是福建和台灣。

福建和台灣必須成為經濟共生體。 福建的經濟和社會結構,必須 不斷和台灣靠攏,做到無名有實的“一國兩制省”,或台灣在大陸的一個“租界”。

日本製造業已經衰落。台灣和韓國製造業在上升。我不想台灣屈居韓國之下。我想台灣勝過韓國。如果台灣要勝過韓國,必須 有福建這塊 增強其結構多元化和競爭力的“租界”。

大陸有不同的觀點。過往,大陸荒廢福建的 注資建設,因為怕福建成為 戰亂的首要戰場。 但這種觀點是錯誤的。 以致閩南漳廈一代,獨賴民資和 僑資,不成大器。

希望和平的人,沒有任何人應該預備吧福建當成戰場。 支持和平的人,必須 支持吧福建建設成超過韓國的台灣模式經濟科技引擎。

香港人和粵人就是希望和平的人。而且香港人和粵人也應當在 福建經濟騰飛時,捷足先登地取得自己投資的 豐碩成果。

所以,港人,粵人,要加緊力度投資福建,把福建(和台灣)建設為亞洲經濟科技第一新引擎,來對抗那些“寧願台海不長草,寧願福建成戰場”的瘋狂憤青。

Re: 给广东挺粤青年们几个建议

Aug 6th, '10, 03:04

撐粵運動系一場和平主義,多元文化主義運動




撐粵運動的一個 弦外之音就是: 希望 台海永遠和平,反對一切“始皇滅六國”式的軍國主義勢頭,反對憤青主義,反對秦朝大一統式的 大國民族主義,文化帝國主義。


支持整個亞洲向 邦聯 秩序 發展一體化。 支持 一體化的亞洲裡面,所有 少數民族,方言族群,得到自治的文化發展,能夠自由地以自己族群為中心,繼續現代化,成為全球化國際社會中 具有 活力的新時代民族族群。


支持 多元文化社會。 尊重所有族群的 祖先傳統。 支持交流,反對行政式的同化,也反對市場逼迫少數民族向 強勢民族趨同。 撫平 認同危機造成的 現代 族群 躁動 的 創傷。 努力發展 傳統人文主義,認同人文主義。 努力消除 族群歧視,民族歧視,種族歧視。


民眾自發建設 公民社會, 市民社會。 不分國家認同的 亞洲 市民社會,國際市民社會 為 重, 國家 軍事或地緣政治利益為輕。 努力消除 行政上的 如“ 網絡長城”,“金盾”,“綠霸”一類的 媒體管制。 努力吧媒體建設成 市民社會 自發的 自由的 媒體。 使 網絡,媒體稱為 市民社會共同建設 亞洲,國際 不分國界的多文化共同社會的 自由自發工具。 通過 國際市民社會建設,宣揚和平,抨擊戰爭,宣揚環保,抨擊工業化對自然的掠奪,宣揚經濟權益平等,抨擊官商 權勢,宣揚人性,抨擊暴力壟斷。

Re: 给广东挺粤青年们几个建议

Aug 6th, '10, 13:57

汪洋如果能夠妥善處理撐粵運動,可以延官運。若不能,北京會無情地撤其職

粵人不是一個傾向暴力極端的族群。動用大批警員,會把粵人逼入省港支持 民主的隊伍。 汪洋一來不能大動干戈,向西北某省的王某一樣 把 事情做到絕,又不能使時光倒流,把粵人用糖衣砲彈哄回以前的 個人主義,重商主義,明哲保身的 狀態。
粵人所需要的很簡單: 各傳媒,教育單位的「推普」適得其反,使粵人 感到一種認同危機。這種認同危機 會 迸發為 族群集體主義。
粵人只需要 母語 得到充分現代化,能夠使來粵的北方人 方便地學習廣東話與粵人溝通,而且孩子在學校能夠學到廣東話拼音,使粵人 在表達 粵認同時 ,不至於被 來粵的 比較低素質的少數人以「推普」為由 謾罵刁難,這樣粵人就不會進一步逼上梁山,繼續走向 全面支持 香港 某些政治派系。廣東的經濟 成果就可以 平穩 保持。 不然,一切的責任都在 使用高壓政策的 官員身上。這不但對廣東將來的經濟前景有負面影響,而且連亞運會也會受到 族群文化矛盾的影響。
這樣,廣東的 官員就要被撤換。
我一再提出,粵人保護粵語,保護自己的認同,不應該是一個排外的民粹主義運動。不應該 將北方人和 極少數的 低素質的北方人等同起來。 一定要 熱情地歡迎北方來粵這,才能激起他們學習廣東話,願意用廣東話和本地人溝通,並維護廣東文化認同的 熱情。
所有事情總是互動的。 你對人冷漠,人就加倍冷漠和 暴戾。尤其不少來粵者,如果本身學歷低,經濟條件差,經常會覺得在粵的社會隔膜,是由於整個廣東文化 排外所致,就增加了這些人不可理喻地 暴力對待廣東人 的 機率。
歷史上,凡出現矛盾,最終兩全其美的結局,總是妥協。而妥協,並不是 第一步就 兩人 完全達成一致。而是 先去其首,再去其尾,後取其中,然後在「其中」的兩邊慢慢達成利益的 互相尊重。 所謂「其首」,「其尾」,就是兩個極端。 當局 無視 粵語族群認同需要的 政策,就是一個 極端。 而粵人中不肯 接受並與 社會地位比較低的來粵者主動 交流 的 排外者,那是另外一個極端。 這兩個極端,不會使 事情 有任何可喜進展。
我想 當官的如果想 保全自己的 官運的話,早就應該考慮 在這兩個極端的中間尋求 能夠 妥協的 折中 態度。 官員們很快會發現,粵人 真正需要的 是 認同通過 母語文化 空間的 現代化 和 發展 ,尤其是粵語 作為兄弟民族語 在 中小學教育中的 應有地位。
官員們不禁會問:如果粵語在廣州要 教育保護,那 全國各種方言,如上海話,福州話,南寧粵語,不都要搞特殊化?
不要拿這些推普成功的省區和 廣州比。 如果拿這些 省區的推普經驗繼續在廣州身上推,則 撐粵運動 不擴大都假。 將廣州「福州化」的官員,必然被撤職。 如果將廣州福州化,那就是捉蟲入屁眼,本來廣州沒有族群認同問題,都被官員和 警員從無搞到有。
廣東人,要使用廣東話拼音! 要用自己母語的拼音輸入漢字。 要有反映自己族群認同的 文化活動。但是也要 對 以前受歧視的外來人 友好。 過去,粵人是個人主義者。個人對外來人有偏見,可以原諒。因為外來者是個人,粵人也是個人。有時候外來者還得到傳媒,教育單位的撐腰,成為了一個「推普集體」來欺負粵人。 但是自從 撐粵運動開始後,粵人的集體認同已經警醒。有了這個集體認同,已經完全沒有必要用排外的眼光看待 外來的個人。 因為這些外來的個人,在一個粵人的文化集體面前,孰強孰弱,一眼就看得清。 不過,他們願不願意學粵語,就不是取決於這些個人是否友善,而是取決於粵人集體是否對外來者友善。
粵人 今次撐粵,就是要 作為市民社會,來和 官員 討論一個 「社會契約」的問題。
你怕 下個官員比汪洋更樣衰,是多餘的。 汪洋怕自己被撤職,怕過你。
他能夠身體力行地和粵族群達成 保護粵族群文化認同的 社會契約,為什麼他要捉蟲入屁眼地 斷送自己的 政治前程??
粤语运动集体主义宣言
挺粤者,不问血统,不分族群,只认粤语,心连心,以七二五为契,成为集体,今后共打拚
不怕北人来粤,只怕粤奸迫害自己的同胞
粵人文化警醒運動的口號
反對一切軍國主義
反對一切法西斯主義
反對一切文化沙文主義
反對一切文化帝國主義
反對一切憤青主義
支持文化多元
保護地方族群文化
反對同化,促進交流
市民社會萬歲
支持弱勢群體權益
和平主義萬歲
支持傳媒自由
民間文化創造萬歲

Re: 给广东挺粤青年们几个建议

Aug 7th, '10, 02:18

要在輿論上保護撐粵運動

撐粵運動 以 汪洋以退為守 告一段落。
但是北方媒體開始 了妖化撐粵運動的 工作。
大多數非粵語地區不能理解撐粵運動。因為這些地區大多“推普”已經成功。所以這些地區的人認為如果要“一視同仁”,則粵地不能“開小灶”。而且他們認為,汪洋是站在他們一邊的:廣東人保護粵語,是排外的表現。汪洋要方便北方人南下參加亞運,所以用推普開路,方便溝通。

這些妖化撐粵的輿論,主要以一下方式進行:
1)汪洋的論點:撐粵是偽命題,從來沒廢過粵,我自己都學粵語,誰敢廢粵,撐粵者最好收皮回家,不要非法聚會
2)粵語不利亞運,不利南北交流,是廣東人排外的最大象徵,全國都應該恨廣東人
3)粵語不應開小灶,全國推普都推了,就廣東在呻吟,吃飽了撐的。

這些妖化的輿論,不僅在廣東,北方的報章上甚多,而且在港媒中也 頻繁出現。而且有很多港媒也說“汪洋一開口,撐粵者趁早就收皮”。

撐粵者一定要在輿論上多發表自己的觀點,嚴正地指出以上三種妖化輿論的不正確。有利有節地提出自己的論點,並保證撐粵運動的安全。

如果妖化輿論成為主流,則撐粵運動危矣:
1)一來,汪洋可以開坦克,以“亞運”為由,將所有散步都作為“非法聚會”來鎮壓
2)二來,網上的各論壇,都要將“粵語”作為“敏感詞”來禁止,未幾,粵方言將完全失去網上空間
3) 北方人因為妖與氾濫,越發不理解廣東人,這會無端激化南北認同矛盾,增加誤解,使本可以溝通的南北兩族群成為永久隔膜的仇恨者。

解決辦法是:
1) 用友好的方式開公眾的音樂會,表達廣東文化,並友好地向到場的防暴警察遞花遞水,表示善意
2) 向北方人表示善意,表示粵人不是排外的族群。 表示,對北方人說粵語,並不是粵人排外的表徵
3)敦促政府禁止 網站論壇 將“粵語”列為敏感詞的對粵族群不友好,增加南北誤解的錯誤做法

多發表輿論來闡述以上三點,使撐粵輿論 壓倒 妖化粵語的輿論。

Re: 给广东挺粤青年们几个建议

Aug 7th, '10, 13:02

南越民族主義者現階段最重要的工作

× 傳播鄉土歌曲:必須通過卡拉OK的手段傳播。關鍵環節就是“粵地友誼卡拉OK聯誼會”。 這種聯誼會,通過小卡片,簽名單等形式來組織朋友參加。只需要使用普通卡拉OK機就可以進行。 但是,要在卡拉OK曲目選材上下功夫。要灌製 “南粵鄉土歌曲系列”。 曲目要粵語的。 而且要切忌庸俗粵語歌曲,或污染粵語的 語無倫次的歌曲。 目前能夠真正反映 鄉土精神 的勵志歌曲不多。要自己作。 可以根據“不妨長做嶺南人” 和 “南海潮” 的模式繼續創作,或從香港歌曲中選出,或在亞洲歌曲中,尤其是台灣閩南歌曲中,改寫粵語歌辭製作出來。 我們需要能夠製作卡拉OK的能手。 k歌唱片的 名稱不能太 突兀,不能用 太敏感的名稱。 只要說是 粵地友誼 的, 或 粵語鄉土的, 就足夠了。

× 不要和 粵地現在的 經濟生活,文化認同產生太大割裂。 極端的認同觀,可能會 和現在粵地粵人習慣的 經濟生活和 文化認同觀產生太大反差,使大多數粵人一下子難以接受,並使 “極愛粵者” 成為 一般粵人不能理解的 “極少數分子”。 所以,極愛粵者 要沉住氣,融入一般粵人的每天生活中,在一般粵人每天生活中尋找能夠 反映鄉土主義的 一點一滴,使一般粵人 通過 普通生活中的 一定文化灌輸,逐漸培養鄉土和粵族群認同觀意識。

× 要理解台灣。以前,粵人中理解台灣藍營者已經不少。 但是,我們特別要理解台灣綠營。 要重新審視過往 妖化台灣綠營的 政治言論。要嚮往台灣綠營優秀的東西。要傳播閱讀他們的文學,聽他們的歌曲,瀏覽他們的網站。同時,也要吸取台灣社會各派一些不強人意的東西的教訓。比如說,要吸取台灣人的太內向自閉的教訓。 要意識到粵人文化的一大優點就是開放性和世界性。要意識到,南越民族主義,其實就是 海洋文化 和 黃土文化的 較量。

× 雖然不要和 過往粵人的 平常認同觀和 社會生活觀產生太大割裂,但是 粵文化一定要在海外尋找 逃生之地。 要開拓海外生存空間。 要多聯絡 廣東 和 世界各地粵僑社區。 要讓廣東粵人看到,在廣東所無的文化自由,海外粵僑可以有。 在廣東看不到的希望,在海外粵僑社區中可以繼續有。 要讓廣東粵人看到,世界各國的資源,是將來世界中粵文化作為一個國際性文化生存所依賴的 海洋文明性資源。 粵文化不是要“去中國”,而是要“去黃土”。 粵文化,說到底,就是“海洋的華人 文明”。是完全不應該有黃土味的華人文明。

Re: 给广东挺粤青年们几个建议

Aug 8th, '10, 11:31

粵民族白衫運動可以做好多事

× 粵民族白衫運動系一場甘地主義(Ahimsa, Non-Violent Resistance, Gandhiist)運動。要通過普通市民嘅「白衫散步」,使濫用推普權,警權嘅統治集團手足無措。

× 粵民族白衫散步運動系一場文化復興運動。要通過白衫散步人間嘅聯誼同文化創作,使粵民族嘅新文化從無到有,成為廣知天下事嘅博學嘅新興文化。每一個敢於闖天下,見識世界,用粵語報導新事物嘅粵人,都系在不斷豐富新興粵語當代文化。呢個系一場文化藝術創造運動。白衫散步運動應該給予粵文化圈內藝術人,音樂人,文學人不斷創作同表達自己藝術作品嘅空間。

× 粵民族白衫散步運動系一場環保運動。 白衫散步人要在廣州同珠三角大中城市鬧市中,建立屬於粵語地方社區嘅集體作物園,通過白衫人同力耕種,開拓出都市中嘅綠洲,使都市綠洲成為運動人講詩,學習,唱歌嘅公共場所。 宣傳和平主義,宣傳甘地主義,宣傳環保主義。 官商集團要搞有毒工業經濟,白衫人偏偏要搞環保另類經濟。官商集團要令粵人成為消費垃圾嘅消費者個人,白衫粵人偏要做一個能夠自己在都市中耕種,創造,生產嘅 選擇新生活方式嘅 集體。

× 在白衫運動爆發時,官商集團系廣東最暴富,最有實力嘅階級集團。 白衫運動嘅目的,就系要等自力更生嘅,有良心嘅私營粵資同其背後嘅粵地良心中產階級,成為經濟力量超過 官商集團嘅地方族群新興 主導階級。官商階級 從來就係同地方社區利益 割裂嘅。其致富嘅共生物,必然系對地方社區嘅掠奪。 而良心中產階級,因為利益與地方族群系相連嘅,所以獲得嘅一切,會奉還返地方族群中。所以就叫良心階級。 官商階級會令地方成為廢毒之地。 良心階級嘅壯大,會令地方更美麗。

× 粵民族白衫散步運動,系一場社民 運動。社民 運動,就係通過 非暴力,非專橫嘅方式 關注弱勢群體嘅運動。既關注 粵地 收到威脅嘅族群文化,亦關注粵地,全國各地嘅經濟弱勢群體,尤其系收到城管荼毒嘅訪戶,遷戶,小販。 使用城管呢種暴力工具嘅官商資產階級,不配統治 粵民。

× 粵民族白衫散步運動,系一場「粵語海外世界」嘅營造運動。 世界上,好似「法語社區」,「土耳其語世界」,「西班牙語國家」,「英語文明」,「阿拉伯國家聯盟」等,都系淡化血統,強化共同語言嘅。粵語系一種世界性嘅語言。所謂「粵語文化圈」並唔係 八百年廣東血統嘅種族部落嘅內向文化區,而是所有 使用粵語文化嘅唔同族群,地區,社區,僑埠 嘅集合。 呢啲唔同社區,需要建立一個「粵盟」來進行唔同組織嘅交流。


× 粵民族白衫散步運動,系一場社區營造嘅運動。 白衫人要建立類似教會嘅“粵地友誼會”。 粵地友誼會 要 表達一個 宗旨,就係“唔用血統歧視,只向所有人伸出友誼之手,通過呢個友誼嘅社區,來擴大粵語文化圈認同嘅生存空間”。 同屬粵地友誼會入邊嘅各地人,各國人,各族群人,要多聯誼,多一齊共助社交,一齊挺粵語文化,一齊學習 甘地主義,和平主義,環保主義,社民主義,多文化主義,粵文化粵地歷史,各國知識,同共同 構築粵文化圈 未來嘅社會。要用最 智慧嘅頭腦來做 粵地友誼會嘅“牧師”(唔叫牧師,叫帶頭人),來組織活動,發表演講,鼓勵創作,關照社區成員,並貢獻理論思想。

Re: 给广东挺粤青年们几个建议

Aug 8th, '10, 19:44

七二五,八一散步被請飲茶嘅同學,報上來,我哋同你哋鳴不平

七二五,八一散步系萬人自發嘅。居然有同學被統治階級帶走問話,並繼續在學業上被刁難,被指控為“非法組織者”,以“殺雞儆猴”。

各位受無端冤枉嘅同學,你哋嘅蒙難就系 一萬個白衫散步者嘅蒙難。

報上名來,白衫散步運動在港澳,國際繼續 白衫散步為你哋鳴不平,直到統治階級撤銷對你哋嘅莫須有罪名,還你哋清白為止!

統治階級 呢種 亂指“頭目”來打擊嘅策略,同埋繼續用高壓手段來擠壓粵語認同空間嘅做法,其實系對 粵民族 嘅民族感情嘅極大傷害。 換作“少數民族”地區,早就出大事了。

粵民族只不過用 散步嘅方式來表達不滿。 國際上,會不斷對被枉嘅同學鳴不平嘅。

Re: 给广东挺粤青年们几个建议

Aug 9th, '10, 10:03

撐粵運動唔好虎頭蛇尾,要成為粵地「理想嘅零年」


其實所謂「示威」如果無咗下文,無咗方向,無咗內涵,會虎頭蛇尾:七二五出來萬人,八一出來千人,八八出來僅五十人,後來就只有極少數分子星期日敢著白衫出街,差佬都懶得理喇。

咁樣一個虎頭蛇尾嘅「示威」運動,歸根結底,系因為示威者開頭只有「示威之激情」,而完全無「為之鬥爭之理想」。 無理想者,僅僅系趁虛撼 湊熱鬧。 但係某歌星演唱會分分鐘超過萬人,你一萬人散步,吸引力超唔過一場演唱會,對青年激情嘅影響超不過一場演唱會,經濟效益,場面,專業水平超唔過一場演唱會。 散完步之後,散步者得到啲乜?


我認為,只有本來就有理想嘅人,先至知道呢唱散步嘅歷史目的系乜,歷史價值系乜。
呢場散步,如果虛撼完咗,一萬人中九千人完全無經過理想嘅洗禮,認為 好似演唱會,好刺激,刺激完 返屋企 訓覺,呢唱散步運動本身就被自己挫敗咗喇。


下面我就講講散步運動應該反映什麼理想:

× 散步運動是 粵族群作為一個有當代清醒族群觀嘅族群嘅「零年」。無清醒族群觀嘅族群就叫做「沉睡族群」,有當代清醒族群認同政治嘅族群就叫做「清醒族群」。以往,粵族群系沉睡族群,完全唔知道步可以咁散法,粵語可以咁撐法。 白衫散步給佢哋嘅,系一個全新嘅概念同模式。 而散完步後快速忘掉呢種概念同模式嘅粵人,可能重沉睡於過去嗰種沉睡族群狀態。 但係嗰種沉睡狀態,系阻礙著粵民族新嘅清醒族群觀催生嘅重要障礙。我奉勸所有散過步嘅同學敦促族人繼續清醒。

× 粵地嘅理想,其實同階級不無關係。 自鄧大人「改革開放」後,官僚資產階級 同 粵地誕生嘅 依賴自己汗水嘅中產階級 一起在爭做「先富起來」者。 就好似呢兩個階級都在粵地投入資金,而家在等著不斷收穫。粵地中產階級嘅致富史,亦系官僚資產階級嘅 掠奪史,及其有毒工業經濟對粵地大自然嘅破壞史。 唔同嘅系,粵地人屬於粵地,官僚資產階級卻認為粵地整個地夾資源,人口,都系屬於佢哋嘅私人財產。 官僚資產階級之致富,必然通過掠奪。而粵地人民之致富,必然造福自己鄉土。 而家,官僚資產階級無視中國及廣東廣大農村人口利益,並以盲目嘅工業政策,激化粵地中產階級同外來農村勞動階級嘅矛盾。而官僚資產階級就係呢種階級中下階級矛盾嘅漁翁得利者。 自力更生嘅中產階級嘅好大一個特點,就係自己對社會各界,對各地各族人民嘅良心。 因為呢個階級來自於社會。 中產階級為維護自己嘅權利鳴不平,亦應該為維護所有弱勢階級,包括外來農村勞動階級嘅利益鳴不平。 無良心嘅,與社會割裂嘅官僚資產階級,唔配統治有良心嘅,來自於社會嘅自力更生中產階級。我哋粵人唔似某省某啲聽從宗教原教旨主義傳道,使用暴力,與人民做對嘅極端主義者。我哋粵人系良心主義者,系和平抗爭嘅甘地主義者。我哋從來唔同全國各地各族群各群眾階級作對。我哋一開始維護嘅,就系憲法賦予嘅,但被官僚資產階級掠奪嘅合法權利。我哋有將母語作為民族兄弟語來保護嘅憲法權利,亦有集體散步嘅權利。

× 粵地嘅理想,無能夠淨通過空口號,空虛撼來表達出來。無一個民族社區系淨靠轟轟烈烈嘅激進抗爭來過其日常生活嘅。日常生活講究 陶冶文化認同同獨特性。 但係粵人嘅文化生活又唔再能夠返返舊時嗰種「認同沉睡」狀態。 所以,必須通過白衫散步締結嘅友誼,興辦「粵興會」,「粵藝會」,通過藝術,文學,同傳統習俗嘅復原,來表達粵民族嘅認同。

× 而家好大嘅一個話題,就係「乜系粵人」嘅認同話題。我認為唔好太講血統。比如講,我祖先八百年系粵人,南雄珠璣巷。你祖先明代先來,佢祖先民國先來粵。但係我唔能夠講你無我咁粵。 在廣東鄉下,隔條河都系唔同族。但係在香港,大家都同屬一個粵語嘅,世界性國際性嘅香港認同,邊度有話 某B 無 某A 咁香港咖? 連猶太佬嘉道理,印度佬 鮑致金 都係地道嘅香港人。 講血統霎腎。 我覺得,粵文化圈,亦應該系一種咁樣有極強吸引力,包容性嘅多元粵語文化。咁先有好強嘅生命力同國際流通力。 但係我覺得,「粵地族群自強」系未來粵認同嘅一個重要標記。 所有「粵藝會」,「粵武會」,「粵興會」,「粵文會」等圈子,都係為咗將「粵強」嘅精神,通過精英,傳給想加入者。既然「粵強」,講嘅唔系 強某條村某血脈,咁所謂「粵強」講嘅就必須系強整個具有粵地自力更生中產階級價值觀嘅集體嘅精神。唔問血統背景,只要贊同呢種價值觀,贊同粵族群語言嘅生存同延續,就可以加入呢個「粵隊伍」。 一齊壯大粵地自力更生中產階級嘅社會影響,組織力,使 該階級成為粵地社會嘅主導力量,使 隔絕於粵地社會嘅 外來官僚資產階級 勢力式微。 使粵地工業化社會從一個「掠奪嘅社會」,「無情嘅社會」變成一個「爭議嘅社會」,「維護權益嘅社會」,「人情嘅社會」。


× 理解台灣,將香港嚮往自由嘅政治派系看作自己嘅朋友。將台灣嚮往自由嘅派系看作自己嘅朋友。將來大中華經濟如果毀滅,必先毀滅與台灣與大陸嘅戰爭。粵人作為一個認同清醒嘅族群,應該完全企在和平主義嘅一邊,並支持台灣人民自己 自主當家嘅願望。 反對一切「反台」,「反日」,「反美」嘅瘋狂憤青法西斯主義傾向。

Re: 给广东挺粤青年们几个建议

Aug 9th, '10, 12:44

上邊嘅觀點有好多係值得商榷嘅,我並唔係好認同。

Re: 给广东挺粤青年们几个建议

Aug 9th, '10, 13:33

你只要照我嘅步驟去做,你自己嘅理想亦會成功。

有時候,改變一個社會就好似打牌。有一手好牌,唔可以一開頭就攤牌。

你要打著打著先能夠搵到攤牌嘅時機。 你照我做,建立咗一個“培養基”,然後先種入你自己嘅“繁殖體”,咁先會成事嘅。

Re: 给广东挺粤青年们几个建议

Aug 11th, '10, 08:17

力挺粤语电视台的七大理由
一:粤语电视台是受宪法保护的。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强调的是「推广」,不是「推行」。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表明了不同的态度,即「推行」表达的是一种不容置疑的、强制性的态度,而「推广」则相对比较柔和,体现的是政策性的倾向,国家提倡国民说普通话,但不强迫国民说普通话。

同时,我国《宪法》第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这表明了宪法在语言文字权利方面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保障各民族的语言权(群体语言权)。

我国在落实少数民族语言权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许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母语电视广播。由于许多少数民族语言存在诸多方言,国家在落实少数民族语言权的时候,保护的对象不仅仅是少数民族的标准语,也同样包括少数民族语言的方言。

比如:藏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藏语分成3大方言,各方言之间难于沟通。各地藏族自治地区根据当地藏族的语言情况使用不同的藏语方言进行广播。

同样的道理,根据宪法,粤人作为汉民族的一员,完全有权利使用和发展自己的粤语。粤语作为汉语方言的一种,同样受到宪法的保护。广东省级电视台和其它地方电视台使用粤语广播,是粤人落实、行使自己语言权的表现,是符合宪法精神的,受到宪法保护的。

二:提供粤语电视台是人权之一。
在当代著名的国际人权文献中,《世界人权宣言》、《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虽然未明文提及语言权的概念,但《世界人权宣言》第27条和《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13条、第15条所规定的文化权利实包含了语言权在内,并成为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语言权立法的基础。在区域性人权公约方面,《美洲人权公约•经济、社会和文化权补充议定书》第16条规定的文化利益权利以及《非洲人权和民族权宪章》第17条第2款 「人人可以自由地参与社会的文化生活」 的规定亦包含着语言权的内容。

自1971年以来,联合国和有关部门先后发布了20多个包含语言权的法律和宣言,其中《基本语言权普遍章程》和《塔林国际语言权会议宣言》最为著名。《基本语言权普遍章程》详细地规定了个人在语言方面享有的基本权利:
「(1)所有人都有学习自己母语的权利;
(4)所有人都有学习自己选择的语言的权利;
(5)所有人都有用任何语言自由表达的权利;
(6)所有年轻人都有被教本人或家庭成员最容易理解的语言权利;
(9)使用语言的权利,说、读、写一种语言,学习、教授或接触某种语言的权利不可受到有意压制或禁止。」

根据以上公约及具体内容,粤人学习粤语、使用粤语是基本的人权之一。粤人要学习粤语、使用粤语,不能局限于民间的自我实践,不能局限于个人的读、写、说,还应涉及公权领域。政府作为公权的执行者,有义务为全体国民提供相关的语言服务,其中包括向广大粤人提供粤语电视广播。目前,我国还没有相关法律对个人使用方言进行明确的保护,歧视方言、压制方言的行为处处可见。粤人作为母语为粤语的个人集合体,其群体语言权的保护就具有了风向标的作用。在我国,电视广播等媒体都是政府兴办的,几乎不允许私人兴办。所以,如果政府拒绝在公权领域向粤人提供粤语电视广播,那就是典型的不作为。如果政府要取消原本允许存在的粤语电视广播,那就是剥夺粤人的合法权益,是滥用公权的行为。幸运的是,我国没有落后于国际社会,粤语电视广播在改革开发之初已经存在,也是政府依法批准的、支持的,符合国际公约的人权精神。



三:粤语电视广播是符合政策的。

纪可光委员称广东省级粤语电视台是1988年为应对香港电视对珠三角的影响,由国家广电部批准使用粤语播出节目。根据原广东电台台长余统浩的回忆,改革开放之初,香港、澳门的广播电台节目全部传入广东,滚动的新闻的、大量的流行歌曲和大量的国际新闻,一下子吸引了大量的听众。根据当时的调查,在那一段时间里面,香港的广播电台占据了珠三角和广东地区60%到70%的听众,这给当时的广东广播人带来巨大的压力。为了抗衡香港广播对广东的冲击,广东电台在1986年向国家有关部门递交了申请,经过国家批准,开办了「珠江经济广播电台」,采用粤语播出。一经播出,便受到广东人民的欢迎,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被国内同行称为「珠江模式」。

关于电视台广播台使用粤语的问题,当时的老省委书记任仲夷也曾经提出疑问,电台台长余统浩回应说:「用粤语播出是为了应对香港电台的冲击,如果香港电台也用普通话播出,那我们就用,这是竞争需要」。任老听后表示理解和支持。从此可以看出, 「珠江经济广播电台」等省级粤语电视广播频道的开播是在特殊背景下产生的,是时代的需要,是改革的需要。这些粤语电视广播不但应对了境外媒体的竞争、树立了改革的榜样,还响应国家对改革开放的宣传,正确引导了舆论,受到政府的支持和广东大部分群众的欢迎。


四:粤语电视广播符合粤人民意。
广东电视台在改革之初,为了抗衡香港等国外电视台,采用本土化战略,采用粤语播放,取地巨大的成功。其取得的成功说明粤语电视广播有着巨大的本土市场,深受众多观众的欢迎。根据2006年1月——6月广东省(城乡)电视频道市场的调查显示,省级珠江电视台就占了28%,是名列第二的香港翡翠台(6.85%)的4倍多,成了广东电视市场的最大赢家。据悉,珠江电视台于2010年成功落地香港,对进一步沟通广港两地将起到推动作用。
至于最近的粤普之争,是由纪可光委员提出某议案而引发的。纪可光委员的本意是增加普通话在粤语频道的分量,但被人误解为「要取消粤语频道」并被放在网上进行了投票,80%的网民表示反对。虽然是一场误会,但也反映出广大粤人对粤语电视频道的喜爱,也算是一种民意的表达。对此,广州市委副书记苏志佳在接受媒体专访表示:广州市委、市政府理解网民对岭南文化的热爱,广州市委、市政府从来就不曾有过「废除粤语」、「弱化粤语」的想法。广州政府能够顺应广大粤人民意,这是正确的,是符合三个代表精神的。只有尊重广大粤人同胞的意愿,我们才有希望建设21世纪新广东,共建和谐社会。


五:粤人也是纳税者。
现在公民意识普遍增强,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自己是纳税者,是用了自己交纳的税养活了政府,对政府的施政也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粤人作为纳税者的一员,有权力向政府提出自己的要求。比如:在电视广播中提供粤语频道服务。电视广播是政府向公民提供的公共服务之一,这里的「公共服务」不但指为全体公民提供服务,也包括为部分、特定公民人群提供特定服务。所以,粤人要求广东省政府在电视广播中提供粤语服务,这是合理的要求,符合宪法,也符合基本人权。
开播粤语电视广播,并不妨碍广东省的客家人、潮汕人、普通话人群相关的权利。他们同为纳税人同样有权向政府提出他们的要求。广东省作为我国第一大经济省,完全有能力同时为粤人、客家人、潮汕人、普通话人群提供专门的语言服务,并不存在无法兼顾的可能。但事实上,客家人、潮汕人、普通话人群合法的话语权没有被重视,这里有体制的原因,是政府的失职,也是客家人、潮汕人、普通话人群自己不作为的结果。

这次粤普争论是由纪可光委员提出在粤语频道增加普通话节目的议案而引起,虽然被网民误读了,但这次粤人为捍卫粤语电视台而表现出来的强烈反应,恰恰表明了粤人十分珍惜自己的母语,重视自己的话语权,也重视自己纳税人的权利。

六:粤语是岭南文化的载体,
众所周知,粤语是岭南文化的载体之一,我们要保护岭南文化,必然要保护粤语。要保护粤语,就离不开粤语电视广播,因为粤语电视广播是传播、保护粤语最有效率、最便捷的通道。

粤语是汉语的一种方言,粤语内部也有不同的方言。粤语要保持活力,要变化,内部方言要交流「信息」,就离不开「省级电视广播」的传播,否则就会陷入死水一滩,各自封闭,重回「过去十里不同音」、「重译乃通」的境地。

另外,粤语内部不同的方言有着不同的特色,要保护粤语内部的多样性,就离不开「市级粤语电视广播」的传播,否则,粤语的次方言不是被普通话同化,就是被粤语标准音(广州话)同化。

参考台湾国语与客家话、闽南话竞争的例子,如果没有粤语电视广播,粤语将会退出社会公共领域,成为家庭用语。随着强势的普通话对家庭领域的侵蚀,会有越来越多的家庭改用普通话进行交流,粤语也就失去家庭用语这一最后的堡垒。可以比喻,河流就是普通话,家庭是河岸两边的土地,电视广播等媒体就是堤坝。如果没有堤坝的阻拦,河水迟早会侵蚀两岸土地。所以,保护粤语,不能等到粤语沦为家庭用语的那一刻,否则,不是为时晚矣,就是代价高昂。


七:弘扬比粤语更重要的东西
全国推广普通话,有利于全国人民的交流,但由于对方言的忽视,推普却导致了许多方言的衰亡。上海话衰落了,赣方言、湘方言萎缩了,粤语也要步其后尘吗?不,粤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答。近代以来,粤人受西方文化影响,处处敢天下为先,那么今天,在保护文化多样性、保护母语这个问题上,粤人同样敢天下为先。粤人要保护自己的母语,因为那是他们说什么话的权利,是他们自由表达的权利,是他们说不的权利。保护粤语是重要的,但弘扬「不服输」、「顶硬上」的精神,行使「自由表达」的权利更为重要。

Re: 给广东挺粤青年们几个建议

Aug 15th, '10, 12:20

粵民族的生存需要“粵民族智囊團”

粵民族 作為一個 甦醒的當代族群集體,不能以一種排外民粹主義的憤怒來存在下去。因為愚蠢的民粹主義,只會把粵民族中的明智者,明哲者,和溫和者 排擠向“同化主義”和“認同虛無主義”,讓這些人 只能在普通話和英語中尋求自己繼續全球化的 工具認同。

粵民族主義的不斷興盛,靠的不是 愚忠愚勇的憤徒。 它靠的是主要的兩個柱子,兩種最重要的社會群體。

第一種,是真正有社會經濟利益訴求的弱勢群體,如,被官僚資產階級無理搶奪經濟財產的 市民,工人,勞動階級。 這些人,最能感受粵民族和粵地社會中需要良心的訴求。 他們最能夠有利有節地和所有不同地區,不同族群和他們有共同正義訴求的階級團結起來。他們對自己族群,自己地區的屬於人民的文化和認同最自豪。 他們 打起 官僚資產階級 的走狗們 最落力,但最不會打錯人。 他們可能不是排外民粹主義者。但是他們最清楚,官僚資產階級不屬於粵地的社會。講真的,他們清楚官僚資產階級不屬於任何一個地區的市民社會,而在各地都是吸食人血的寄生蟲。

第二種,就是明智明哲的 精英分子。 精英分子,無論是 土產的還是 海歸的,很多情況下都有一定的 個人主義思想和 對 階級勢力的依賴性。 他們很注意保護自身的名譽,前途和利益。 這使他們有時候 族群認同 比較淡漠。 但是,精英分子 對每一個民族對生存,發展,戰略,和民族文化的表達和昇華都很重要。 不讓民粹主義沖昏頭腦而打擊自己的精英分子的民族,是最有福分的。 能夠吸引 淡漠認同觀的 遊散精英分子,或吸引外族群精英分子的民族,是最有潛力的。

粵民族將來的生存 和 在歷史發展中的活力,取決於對第一個群體的 號召,組織。 但更要取決於 能夠 戰略性地組織第一個群體的,第二個群體。 怎樣才能夠 使 認同觀淡漠的第二群體,逐漸培養漸強的粵民族認同觀呢? 我想,在坐大多數同學都是學人,都是不同程度的族群精英。 你們有沒有想過,現在我們都普遍存在的一種粵民族認同觀的淡漠,在將來很有希望被轉變成 我們作為粵民族文化知識精英的一種 強有力的,但又溫和,中庸,有理有度的 凝聚力呢?

怎樣凝聚我們這類精英呢? 你單靠愚忠愚憤,吸引不了我們大多數 粵地精英。 我更對能夠 吸引我們大腦的東西感興趣。 什麼能夠吸引我們大腦呢? 一個 粵民族的 “智囊團”! 一個粵民族的“思想沙龍”! 和其他粵地精英,或來自各地的愛粵精英,一起討論 粵民族歷史,文化,社會思想,未來方向,社會進步與改革,民族認同,是我的一大樂趣。 我不願意做一個愚蠢的憤青。 我願意做一個 “食腦” 的粵族 精英。 要用 腦力 和 “計仔” 改變我的民族 一盤散沙的現狀。 要用 精英的明智,為我的民族在未來國際民族之林尋找自己 自信,自豪的 地位!

要 用精英的良心,去革命一個 權貴資本主義的掠奪型社會! 要用精英的 和平主義,去革命一個 軍國主義的憤青社會! 暴憤看起來像革命。 但是 智慧,冷靜,溫和,和平,良心,有時候,才是真正的 社會革命。 因為 真正的變革,是 從 人的智慧和心靈中產生的。

Re: 给广东挺粤青年们几个建议

Aug 20th, '10, 00:25

粵族群中「斷脷一代」長大後,不堪設想。應該反向擴大空間


我哋中有好多人虛撼撐粵,但可能無意識到而家呢嘅關頭,粵語嘅處境幾危險。
點解難理解粵語瀕危? 因為而家粵語重基本上處在「全族群識講」嘅階段。 呢種處境,比上海話「兩代人已唔作為第一母語,新一代已有一半唔識講」 同 台灣人「好大一部分將華語作為第一語言或母語」嘅處境稍微好一啲。 後者,台灣人推華點解咁成功,其實亦同台灣民族嘅認同觀有關。 其實台灣民族嘅認同,族群界線已經比較難分。 所以大部分台灣人認同嘅系包括咗外省族群,客家族群嘅「台灣民族」而非淨系各自嘅「閩南族群」,「外省族群」等。 華語當然系台灣各族群溝通嘅唯一全面現代化嘅國際語言。而閩南語得以有今日被 台灣民族中外省族群,閩南族群廣泛接受為第二地方語嘅地位,已經十分唔簡單。 我想,如果台灣民族要在閩南族群中重新恢復閩南話嘅 第一工作語言 地位,其實好艱鉅嘅任務系,在整個台灣民族中,包括外省族群同閩南族群嘅對話中,提倡閩南話,並多在 台灣民族華語文化嘅經濟中心如台北等,努力將閩南話重新打造成一種 現代嘅,國際嘅,能夠反映新時代事物嘅有競爭性語言,咁先能夠被台灣整個社會接受,從而免除閩南族群與別族群交流,首選華語嘅困境。

呢種戰略,叫做「擴大交流生存空間」。

粵族群身處一個多族群嘅地區,而家面臨嘅好大一個危險系,新一代 十幾歲嘅,以華語為第一學習語言(甚至家庭語言)嘅粵族細路,開始成長。等佢哋進入社會後,會成為粵族群第一個「斷脷一代」。呢個斷脷一代,在上海,四五十年前已經成功培育(上海系個移民城市),而在台灣閩南人中,而家至少在台灣北部十分普遍。

我記得 九十年代中學時代,我嘅同學中,尖子生中,有唔少外省人,但好多系細個來到廣州或在廣州出世: 比如講,上海仔,基本上唔講普通話,百分之百講廣州話。 北京仔,系個同阿飛一齊泡嘅爛仔,連普通話都唔識講。 除咗呢兩個極端例子之外,大多數外省人 日常用普通話交流,但通過佢哋嘅話題,我知道佢哋每日只睇香港電視,談論嘅亦系香港電視。

我想,我呢啲外省同學,進入社會後,因為日日睇香港台,如果進入一個粵語工作環境,粵語會話能力一定無問題。 但嗰個系一個香港流行文化絕對優越於廣東,而且廣東粵語流行文化幾乎處於原始階段,並大量受「南下大潮打工仔文化」影響嘅時代。 我嗰啲粵地出生嘅外省同學,屬於「移民二代」,當然唔願意同「移民一代」保持認同,所以就唯「港」獨尊。

但呢嗰時代已經漸漸消逝。 廣東同香港嘅經濟差距,在缩細。而廣東作為一個「改革開放後移民社會」嘅現實,已經不斷通過新廣東流行文化表達出來。亦就系講,我九十年代見嗰種被廣東出生者排斥嘅「打工仔派南下流行文化」,而家反而超過香港文化,成為粵地流行文化嘅主流。


如果唔識,唔關心香港文化嘅「斷脷一代」成為粵地流行文化嘅主角,咁,五年之後,我哋粵文化就要好似馬奇諾防線咁 奇蹟般崩潰喇。 而家,我哋中睇到一個好強嘅粵族群,二三十歲粵族青年基本上系 「無斷脷一代」。 但你嘅弟弟妹妹們上來後,你就要睇到自己嘅 迅速 失勢,被新流行文化取代。 更加通信嘅系,呢地新嘅講住華語嘅細路仔,唔系南下嘅打工仔第一代,而系在廣州出生嘅土生土長嘅廣州人,有大部分重流住粵民族嘅血統!


我哋做錯咗乜嘢? 我哋做錯咗嘅,系無 反向咁向 來粵 嘅南下族群 推廣粵語, 反向反擊 “推普”! 我記得九十年代,香港流行文化,對我嗰班北方血統,但在廣州土生土長嘅 外省同學 推廣粵語,系十分成功嘅。 但你而家已經唔咁樣絕對強勢嘅香港流行文化喇。 甚至,你嘅弟弟妹妹,已經唔會感興趣去睇自己聽唔明嘅香港電視。

我哋要好似台灣 閩南族群一樣,在地區華語文化嘅中心,打落一荘 粵語作為“競爭性語言”嘅地基。 我哋要主動同南來嘅第一代第二代外省人 用 粵語交談。 呢個就叫“擴大粵語生存空間”。 要將粵語重新 變成 廣州各族群 交流嘅語言!

要利用“粵愛粵會”,“粵友會”等,重新扶持 弟弟妹妹 佢哋嘅作為粵族群嘅自豪感,從而重新扶持自己嘅 語言認同觀,爭取佢哋主動復甦自己嘅族群語言。 而 弟弟妹妹 佢哋嘅社交圈子系多元嘅,包括多族群嘅。 我嘅原則系: 要講道義,唔好主動撩人,要一切有利有節咁待人處事。 在呢個前提下,將我哋弟弟妹妹嘅社交圈子,通過有效率嘅文化工程,改造成主動認同 粵文化,粵語共同交流嘅“粵化社交圈子”。

“粵化外省人”系一個好重要嘅語言戰鬥環節!

Re: 给广东挺粤青年们几个建议

Aug 20th, '10, 05:23

在兩廣華語圈嘅中心,建立粵語學院同粵學院

台灣閩南文化嘅一個重要工程,系在台北國際科技,經濟重要中心,將閩南語嘅「樁」打落,使其成為能夠與華語抗衡嘅另一個現代化國際族際語言。

人口移動,系聯合國指明嘅一個基本人權。未來社會要維持經濟活力同人口優勢,能夠容納並接納較窮地區勞動人口或外來腦力精英及人口增長助因 系唔可以避免嘅。
未來粵地,經濟優勢不斷吸引遞啲族群嘅勢頭會繼續,而且會增加其他國家嘅外來人口,比如講,女性稍多嘅越南女性來粵,可以減緩粵人男女失衡嘅問題,增補粵地人口嘅青壯水平同正增長。 而來自西方等國嘅外來技術貿易人員亦會增加。

雖然呢啲人來粵,對經濟系有好大價值,但係總唔能夠等呢啲人覺得粵地嘅溝通語言,最方便嘅就系 華語,而粵語只系粵族群內部嘅,正在急速消亡或與華語相比有極大劣勢嘅語言。

要保持粵語在外來人士在粵地社會化中嘅 重量。 要使呢啲人覺得:「無粵不通」,「唔識粵語,唔能融入粵族群社交圈,枉到粵地」嘅感覺。

加拿大系嘅移民國家,近來西班牙系移民及 大陸人極多。 而加拿大對呢哋新移民嘅文化,系極寬容嘅。但同時,英語保持為英系加拿大地區嘅強勢語言。加拿大人知道,自己嘅語言唔會因為國家成為百分之五十以上移民嘅社會,而使英語成為少數語言。而好多西班牙裔,輕鬆咁融入加拿大社會,成為 認同感極強嘅英系加拿大人。

而魁北克不甘示弱,努力保持法語在移民經歷中嘅重量,無使 滿地可之外嘅魁省淪為「英法兩語皮欽區」,雖然滿地可打法語仗,重系十分艱鉅,不進則退。

在滿地可,魁北克英語圈嘅中心,法語學,魁北克民族性研究 嘅 機構系最齊全嘅。 而認同魁北克,法語嘅 外來族群十分多。 嗰度有個不成文規定,如果外來人,對本地人用英語交談,本地人冷眼相待。如果用法語交談,問路,即使唔咸唔淡,本地人都將佢哋當自家人。 呢個講明 魁北克人唔系種族主義者,而系願意團結一切對法語友好嘅族群嘅。

南寧系廣西 華語區嘅 中心,最近粵語幾近淪陷。 深圳系 廣東華語區嘅中心,而佢嘅經濟科技地位十分重要,因而亦系吸引高素質外來人士嘅重要集結點。 海南自從建省後,華語迅速成為該省嘅溝通語言,雖然族群語言仍艱苦存在。

粵興會,粵文會應該著重 在 深圳,南寧,及海南經濟活力最強嘅大城市, 建立 以下機構: 1) 粵語學院 主要研究粵語對 新學粵語人口嘅強化,通過系統現代教育將粵語 粵語嘅現代應用競爭力搞上去。 2) 粵學院 主要研究 粵地傳統,粵地民族認同,民俗,並結合粵語學院來研究 粵化流行文化,及粵語流行文化嘅國際化。

Re: 给广东挺粤青年们几个建议

Aug 27th, '10, 08:07

粵民族嘅 多元 文化主義認同
粵文化區主體文化群「粵人」嘅認同,系唔能夠通過驗DNA嘅。雖然我哋知道大概粵地人,系有啲獨特嘅基因,但係驗基因嘅結果,系唔能夠作為任何官方嘅粵認同嘅標準嘅。

粵地 系個 多民族,世界性,外向型,並不斷將世界及大中華區其他族群吸收入粵文化中嘅 「多文化社會」。

粵地大多數人口,都系移民嘅後代,或帶有歷史上移民嘅血統。唯一可以免稱為「移民」嘅,系粵地嘅原住民。

遠在秦漢以前,粵地嘅原住民族如 粵黎族,粵仡佬族,粵畬族,粵寮族(壯族)等 創造咗燦爛嘅青銅文明。我哋知道呢啲原住民原先肯定系遞處來嘅移民,因為無法考究乜年代,從乜地,所以將佢哋稱為「原住民」或「非移民」。

秦漢時代,粵華族(亦稱粵漢族,粵唐族)嘅祖先在粵地修築城池,發展農業,建立郡縣,並不時獨立為 以粵華族認同為主體嘅,但獨立於中原中央帝國嘅封建國家。在呢兩千年內,華族(包括漢族,鮮卑族,突厥族,蒙古族,女真族,滿族等北方華夏儒家文明國家嘅移民)不斷移民。而且在呢兩千年嘅階段入邊,各時期大中華各省份嘅方言南下而來,不斷同原住民詞彙混雜演進,成為 粵語族,軍話,客家語,潮汕語 等主要漢藏語系語言。 呢啲語言都系獨立嘅民族語言。 粵華族大多數族群,南下移民後,通常只需兩三代時間,就完全認同粵地文化同生活,成為百分之百嘅粵人。呢啲人唔再系單純嘅「華族」,「唐族」,「漢族」,「蒙古族」等,而系以粵人認同為主嘅「粵華族」。

在同期,粵苗族,粵瑤族 等移民族群亦從貴州,湖南等大中華其他地區移民到粵地,成為粵地人口必不可少嘅組成部分,為粵地文化增添咗多元性。

同時,由於粵地處於海上絲綢之路嘅東端,所以好多來自 南亞,非洲,東南亞,中東嘅 各國人口聚集 穗京。由於最後幾百年呢啲東來人口大多數認同伊斯蘭教文化,並與 粵華族中從北南下嘅 突厥,塔吉克等族血統嘅穆斯林融合,並強烈認同粵語,粵人,粵地社會,粵式生活,所以,慢慢形成咗 粵回族。 穗京系粵回族嘅一個重要嘅伊斯蘭教學術中心,亦一直系亞洲儒家文化圈同 印度洋南方國家文化交流嘅交匯點,在阿拉伯語入邊叫做 al-Sin Kalan,譯成粵語就系「先伽蘭」,而任何粵地嘅人,在阿拉伯語入邊就是「伽蘭尼 Kalani」。 大中華封建帝國在歷史上管轄嘅城市入邊,只有兩個在阿拉伯語入邊有此殊榮,一個系我哋越東國嘅 穗京(Sin Kalan) 另一個系 閩越地區嘅 泉州,阿拉伯語叫做「梓桐樹」, 或「橄欖城」 (al-Zeytun).

除咗粵回族外,好多滿清時代駐紮粵地嘅,本來屬於 粵華族群嘅 滿族八旗家屬,最終完全融入粵式生活,但係在民國後好似大多數南方人一樣保持頑強嘅家族認同,所以 成為「粵滿族」。大多數粵滿族已經唔以官話為母語,而且生活方式十分粵化,與北方滿族有極大差異,而且好多人由於通婚嘅原因,相貌與粵地其他血統嘅人無乜區別。 「薩騎馬」原系滿族在東北狩獵時攜帶嘅食品,但因粵滿族嘅引進在粵地被改進為美味可口嘅粵式點心。而家,整個大中華地區嘅人都認為 粵式薩騎馬系最地道嘅「沙其馬」類食品。

自大中華地區嘅民國時代起,好多來自 原先文化獨特嘅 西藏,新疆地區嘅 藏族,維吾爾族, 比以前更大量咁移民粵地,有唔少紮根於自由嘅香港,維族成為 粵回族嘅一部分,而 藏族則 成為一個新移民團體 粵藏族。 龐軍捷 見過一個 香港嘅 粵藏族 同胞,佢嘅語言,思維方式已經同 其他香港嘅 粵人 無任何唔同,但係對 佢嘅 精神領袖 仍然系 十分虔誠,性格亦十分淳樸,完全睇唔出佢對 粵華族 或其他族群有任何 歧視或仇恨嘅地方。 亦就係話佢幾乎完全咁認同咗自己 粵人嘅認同。

香港系個國際城市。 有好多 世界各地嘅人生活此地。 有唔少洋人,一世生活於香港,拒絕粵語,固執英語。 但更多嘅洋人,熱愛粵文化及粵認同,在生活方式上唔揀飲擇食咁 吸收粵華文化入邊嘅嘢。 呢啲就系 香港嘅 粵洋族群。 有好多 粵洋族群人士,系 洋人同粵華人或原住民嘅混血,如著名香港演員 李嘉欣,黃秋生,張柏芝等。 有唔少粵洋人在事業上十分成功,如何鴻燊,嘉道理等。 香港在 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從 英國接管後,繼續作為一個國際化嘅城邦存在。好多粵洋族群嘅人繼續在司法,行政等領域入邊 為 粵地嘅香港社會嘅繁榮出力。

並有更多嘅洋人 因為粵地同 香港 嘅繼續繁榮,而移民粵地。 佢哋將會 加倍咁為將來粵地社會嘅人口,增添多元色彩。而粵文化,由於粵族群嘅友好同佢嘅強大感染力,將會保持其同化 世界上來粵各族群嘅能力。

一個真正嘅 粵民族主義者,系會用 道義 同 友善 來對待 世界上 任何唔同族群嘅人嘅。 因為 呢個 粵民族主義者 為自己嘅 認同同 生活方式 感到自豪同 坦蕩。 嗰啲 排外,歧視嘅民族, 都系一啲缺乏 自尊心,自信心 嘅 被淘汰民族。

李小龍 亦有 自豪嘅 粵洋族群 血統。 但係 佢作為粵洋人嘅同時,亦系一個 百分之百嘅粵人。 佢在好多人心目中,系 現代 粵文化 走向世界嘅自豪象徵。

Re: 给广东挺粤青年们几个建议

Aug 27th, '10, 09:14

penkyamp wrote:粵民族嘅 多元 文化主義認同
粵文化區主體文化群「粵人」嘅認同,系唔能夠通過驗DNA嘅。雖然我哋知道大概粵地人,系有啲獨特嘅基因,但係驗基因嘅結果,系唔能夠作為任何官方嘅粵認同嘅標準嘅。


琳吾到這度已經引起共產黨咁大注意,特登派出個舆论引導者。penkyamp兄,祝你工作順利。
By the way, 我嘅IP無任何價值,只系一個VPN。我要退出了,你繼續在這里POST吧,我明白,這是你的工作。

Re: 给广东挺粤青年们几个建议

Aug 27th, '10, 14:19

粵民族主義 唔能夠因為 一直作為一個無人付諸行動去化為現實嘅 空想 而成為世界民族之林嘅笑柄。

要使佢成為現實,就要在現實中,每日向世人 展示“粵民族其實系一個真實存在嘅,世界民族之林中嘅,正常嘅民族”。 而唔系做憑空嘅,個人嘅 空想。

要做夢想,就做真正 屬於粵人集體同 世界民族之林呢嘅社區 嘅 夢想。 要使呢個夢想,被 真實進行日常生活嘅粵人所接受,或被世界民族之林所接受,就要 等佢哋 尊重你嘅智慧。

要想等呢啲集體尊重你嘅智慧,你就必須 做一步一步嘅歷史選擇,去利用存在於 呢個缺乏理解嘅世界上嘅各種勢力,使佢哋能夠幫助粵民族嘅理想達到佢嘅目的。

呢個就係我從 愛爾蘭民族主義戰士 米高-哥連斯 Michael Collins 身上睇到嘅智慧。 另一個同 米高哥連斯 嘅故事有關嘅 見解,就係: 永遠唔好 同自己嘅同胞相殘。

Re: 给广东挺粤青年们几个建议

Aug 27th, '10, 20:49

钟双羽 wrote:
penkyamp wrote:粵民族嘅 多元 文化主義認同
粵文化區主體文化群「粵人」嘅認同,系唔能夠通過驗DNA嘅。雖然我哋知道大概粵地人,系有啲獨特嘅基因,但係驗基因嘅結果,系唔能夠作為任何官方嘅粵認同嘅標準嘅。


琳吾到這度已經引起共產黨咁大注意,特登派出個舆论引導者。penkyamp兄,祝你工作順利。

By the way, 我嘅IP無任何價值,只系一個VPN。我要退出了,你繼續在這里POST吧,我明白,這是你的工作。



呢個指控非同小可,我諗支共搵唔到咁有學養嘅乜毛。

不過亞penkyamp生,妳雖然係力求粵嘅文化獨立而唔熱衷於粵嘅政治獨立,不過亦都要有個度,理性包容唔等於棄守原則。

penkyamp生對粵語拼音深有鑽研,我諗妳用基於香港語言學會粵拼嘅輸入法打字寫文應該唔成問題,輕鬆粵拼、快易準裡頭都好容易打得出漢字粵文裡頭成日用到嘅粵文專用特色字,諸如:哋、嘅、佢、乜、唔、嚟、睇...... 我真係好希望見到penkyamp生妳可以用真正嘅粵語日常口語白話成文幾篇嚟睇睇。

penkyamp生而家嘅日常行文,係典型嘅漢字漢文,而非漢字粵文,包括lilian早期嘅行文,都係典型嘅漢字漢文,呢樣嘢,我諗兩位喺往後嘅帖文裡頭應該作出必要嘅修正,拉粵暫時唔強求,不過漢字粵文係起碼要做到嘅!
Post a reply